国家小巨人
发布时间:2025-05-12
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申报条件综合如下:
一、基础申报门槛
专业化要求
从事细分领域≥3年,主营业务收入占比≥70%,近两年平均增长率≥5%。
主导产品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、关键材料、先进工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。
精细化要求
资产负债率≤70%,至少1项核心业务采用信息系统支撑。
取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或国际产品认证(如ISO系列)。
特色化要求
主导产品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≥10%,拥有自主品牌且具有竞争优势。
二、创新能力要求
一般性条件(需同时满足以下三项):
研发投入:营收≥1亿元的企业研发费用占比≥3%;营收5000万-1亿元的企业≥6%。
研发机构:自建或与高校/科研机构共建技术中心、院士工作站等。
知识产权:拥有≥2项与主导产品相关的I类知识产权(如发明专利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)并实际应用。
直通条件(满足其一即可):
近3年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且排名前三;
入选“创客中国”全国50强企业。
三、产业导向与附加要求
重点领域:
聚焦重点产业链(新一代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、生物科技、新能源等)、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。
优先支持承担重点产业链攻关、参与“揭榜”合作或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的企业。
“三新一强”推进计划(部分批次要求):
打造新动能:加强创新能力建设(如人才团队、设备投入);
攻坚新技术:突破关键核心技术,形成原创性成果;
开发新产品:加快科技成果转化;
强化产业链配套能力: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。
投资要求:项目总投资≥2000万元,实施期≤3年,需明确年度绩效目标。
四、排除条件
企业未在境内外证券交易所上市;
未获得过中央财政支持的专精特新重点“小巨人”政策(含上一轮及第一批);
非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或产品。
五、其他注意事项
申报方式: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平台线上填报,无需第三方机构辅助;
材料要求:上传经财政部备案的审计报告,确保数据真实;
复核机制:实施年度绩效评价,考核结果与后续奖补挂钩。